成果经历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和成果检验与应用推广阶段。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,历经传统课堂教学与精品课程“结合”阶段—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与精品课程“融合”阶段—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“协同”阶段—线上教学和实践教学与线下教学的“混合”阶段,从2019年起进入成果检验与应用推广阶段成果历经14年的探索和4年的应用推广,“一核四维”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区内外专家、同行一致好评。
(1)学习“效果好”,学生学习效用和预期教学目标“吻合度”高
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: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为98%;95.79%的大学生认为“一核四维”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学习效用高,能够有效达成了知识传授、能力提升、价值引领教学目标。梧州学院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在“挑战杯”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23项,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45项,指导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奖6项,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。
(2)教学“效率高”,教学创新效果和预期课程目标“达成度”高
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: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为98%;95.79%的大学生认为“一核四维”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学习效率高,能够有效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、坚定捍卫“两个确立”的教学目标。
成果在全国部分高校推广应用获得好评。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:专题及问题》智慧树在线课程网上累计选课人数1.60万人、互动次数25.30万次,累计学校20多所。线上课程经湖南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和10多所高校评审,获得一致好评。
成果得到了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: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、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、南宁师范大学曾令辉教授等5名思想政治教育知名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(3)应用“效益优”,学科产出成果和预期价值目标“实现度”高
95.79%的大学生认为“一核四维”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应用效益高,该成果有效达成思政课培根铸魂、启智增慧的“立德树人”价值目标。
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理论成果:在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》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思想政治教育》《大学教育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广西日报》等权威刊物和报纸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。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4门、省级精品课程3门、省级微课课程(专题)1门、校级微课2门。建立了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工作室1个、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。
产出了一批教学成果:2012年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2017年广西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,梧州学院2012年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、梧州学院2016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梧州学院2019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、一等奖各1项、梧州学院2021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。2008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“精彩多媒体课件”,2015年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“精彩一课”,省级教学比赛奖项10项、厅级信息技术比赛奖项1项。
培育了一批优秀教师:
1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“政府特殊津贴人员”
1人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”
1人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
1人入选“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”
1人入选“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”
1人入选“广西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”
1人获得省级“优秀教师标兵”
2人获得“自治区优秀教师”
2人获得“2009—2011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先进个人”
1人获得省级思政课程“教学骨干”
1人获得省级思政课程“教学能手”
7人入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